大家好,关于青州云门山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云门山风景优美词句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云门山极顶碑石有多高

青州的云门山,以摩崖石刻和石窟最为有名,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就是云门山的摩崖石刻“寿”字了。

这个寿字高7.5米,仅仅下边的一个“寸”字就高达2.3米,在当地一直有“人无寸高”的说法,看来也是名副其实了。“寿”字刻于明朝,距今已有400多年,是当年为青州城里的衡王祝寿的寿礼。“寿”字的题写者叫周全,是明朝嘉靖年间衡王府的内掌司,相当于王府的秘书长。

云门山寿字的由来

1、云门山“寿”字的来历是,明嘉靖年间,衡王朱戴圭过寿,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,以“寿比南山”之意,在云门山顶阴面的摩崖上镌刻了一个大大的“寿”字,以讨好衡王。

2、据传,明朝时有位云南籍的人在青州任知府多年。他爱民如子,清正廉洁,且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。他对上不喜逢迎,虽有不少政绩却得不到提升。

3、后来,这位知府年老卸任,竟无钱返回故里,于是在云门山下买了一点田产,想在此终老。当地百姓爱惜这位好官,主动捐钱资助他,他却坚辞不受。

4、于是有人提议,为祝他健康长寿,在云门山顶镌个大寿字。寿字要正冲他的家门,让他朝夕能见,以此表达人们对他的爱戴之情。

5、人们为了把“寿”字摹写到崖上,想了不少办法,但都未成功,便以高价诚征能者。于是,先来一僧人,他让人用筐从崖上吊下,自己坐在筐内用石灰水写,口中指挥吊筐的人上下左右移动。结果,寿字的间架结构不准确,失败了。

6、后来又来了一道人,他用长竹竿绑上棕刷,蘸红土水站在崖下大笔挥写。结果,道人把寿字写得头大身小,也失败了。

7、这时,有一位老先生自告奋勇,来摹写“寿”字。

8、他先在一块四尺宣纸上写好寿字,又找了几个精巧的石匠,花了半天功夫教他们如何扎架子,如何划格子,如何用“放大样”(九宫格)的方法把寿字放大,摹上石崖,再凿刻。

9、果不其然,仅用半个月的时间,“寿”字刻成。从山下果真能望见那个大大的寿字。

10、那位卸任知府为感谢当地民众对他的祝福,便在家中设了一处私塾,凡是来求学的蒙童,他分文不收。每到春节,还要写很多春联,送给左邻右舍和来看他的朋友。据说他活了一百多岁才寿终正寝。

11、看来,这个寿字,果然为他增添了寿数。

12、当然,这只是传说,与前面所讲的“寿”字由来之史实相比,是不足信的。但也不可否认,这个传说是有民意基础的。因为人们不愿把这个“寿”的来历说成是讨好权贵的结果,所以就编了一位爱民如子、清正廉洁的知府,只有他,才能配得上这个大大的“寿”字。

青州云门山上的“寿”字有什么故事

青州云门山云门洞旁的悬崖上镌刻着巨大的“寿”字,被誉为天下第一寿。它通高7.5米,宽3.7米,仅寿字下面的“寸”部就高达2.3米,故在青州民间有“人无寸高”的戏语。关于青州云门山“寿”字的传说,至今还流传着。弘治十二年(1499年)皇帝朱见深的第五子就藩青州,称衡王,共传六代七王。“雪蓑献寿戏衡王”的故事就发生在第二代衡王朱厚淳时期。
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